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新生儿黄疸
编号:13656167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疗》 201434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疗效。 方法 在2010年2月—2011年7月来该院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中抽取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儿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胎便排出时间和转黄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6 d的胆红素值测定得:试验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值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是通过刺激新生儿的排便排尿,尽早排出胎粪,提前胎便的转黄时间,继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循证护理;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76-03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异常蓄积,致使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而出现巩膜、黏膜以及皮肤黄染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1~3]。新生儿体内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继而诱发新生儿的胆红素脑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为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疗效,在2010年2月—2011年7月来该院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中抽取8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来该院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中抽取80例,将80例新生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其中试验组患儿的1 minApgar平均评分为(8.4±1.1)分,平均体重在(2.5±1.5)kg,包括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患儿的1 minApgar平均评分为(8.6±1.3)分,平均体重在(2.9±1.1)kg,包括男25例,女15例。80例产妇均为初产妇,年龄在22~34岁,且均无妊娠合并症发生。80例新生儿在出生时均无感染、产伤和窒息发生,且排除胆道闭锁和溶血等病理性黄疸。两组患儿在体重、Apgar评分和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案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即在出生后给予患儿早吸允、早接触等一系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循证护理。即:由责任护士、护士长和系护士长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对患儿进行循证护理[4]。小组内的各成员应牢牢掌握循证护理实施的有效方案,针对新生儿在黄疸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状况,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并寻找循证支持,此外还应结合黄疸患儿的个体差异,对新生儿黄疸护理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价。①循证问题:新生儿发生黄疸与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和第1次排出胎便的时间关系。②在婴儿出生2 h内应首次对其进行腹部抚触,护理人员应在婴儿的腹部涂抹适量的润滑油,并沿脐周按顺时针走向对新生儿进行按摩,按摩时间定为每次洗澡后按摩5~10 min。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 h内在患儿肛门用涂抹适量润滑油的尿管进行刺激,在肛门插入尿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损伤肛门[5]。③循证支持:资料显示,新生儿的初次排便时间大都在出生后的10~12 h内,胎便转黄的时间大都是出生后的第3~4天。有研究表明[6~8],新生儿机体内的血清胆红素高于生理的正常范围会延迟胎便转黄时间和胎便的第1次排出,所以为避免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应尽早将新生儿的胎便排出,继而降低患儿机体内胆红素的含量[9]。
, 百拇医药
    1.3 黄疸的测定

    应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对80例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时间定于每日上午洗澡之前,操作人员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相关护理人员[10]。监测的部位定为新生儿的紧贴皮肤的前额眉心,对患儿进行连续三次的测量,记录其平均值。每日对患儿测量一次,连续进行六次[11]。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平均值、胎便的转黄时间和首次排胎便的时间。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胎便排出时间和转黄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天两组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平均值显著高于第二天,且从第二天开始试验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胆红素峰值的到达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6 d的胆红素值测定得:循证护理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护理后的胎便变化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在出生后6 d内的胆红素平均值变化情况,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儿在护理后的胎便变化比较(x±s)h

    3 讨论

    新生儿在早期阶段最常见的病症是新生儿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所致,尤其是新生儿的肠道内的胆红素。新生儿肠道内的胎粪中含有较多的胆红素,其含量可高达80~100 mg/dL,胎粪的不及时排出会导致新生儿发生黄疸。国内外研究显示[12],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和胎便第1次排出的延迟会导致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高于正常,也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因素。新生儿肠道内的菌群分布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将胆红素排出体外,继而增大了胆红素被再次吸收的几率[13]。新生儿在刚出生几天内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大,血液中过多的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新生儿脑内,导致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4]。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排出胎便,继而降低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达到降低新生儿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曾有报道表明[15],循证护理患儿的胎便转黄时间高于一般护理患儿约(14±2.5)h,胎便的第一次排出时间高于一般护理患儿约(8±3.0)h。研究显示,循证护理组患儿的胎便排出时间(4.15±0.23)和转黄时间(45.22±1.42)均提前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6 d的胆红素值测定得:循证护理组患儿的平均胆红素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报道中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主要是循证护理的功效所致。循证护理是通过对患儿进行腹部抚触能够刺激迷走神经,增加机体分泌胰岛素和胃泌素,有利于患儿的排泄和消化吸收功能,加速胎便的排出。此外,腹部抚触还可以增加新生儿的食欲,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生长,加速胆红素的排泄,继而减少肝肠循环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循证护理中采用涂有润滑油的尿管对患儿肛门进行刺激,这可以使患儿产生相应的排便反射,有利于胎便的排出和转黄时间的提前,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百拇医药(闻云)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新生儿黄疸